白芍养血柔肝

宋代文人沈作喆在《寓简》中有一段关于芍药的问答。问题是:人们都喜欢赏花看芍药,我倒要问,芍药的根有赤白之分,是否是品种的差异?回答是:白芍得至阳之气,则色白而善补,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;赤芍得阳气不全者,则色赤而善泻,功用不侔,自然之理也。
一问一答之间,肯定了白芍的主要功用:养血和止痛。
白芍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功效养血而柔肝,缓急而止痛,可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疼痛、腹痛及手足拘挛等。治胁痛,常与柴胡、枳壳等同用;治腹痛及手足拘挛,常与甘草配伍。现代肝病专家关幼波有一张经验方叫健脾舒肝丸,用药为白芍、党参、怀山药、炒薏苡仁、陈皮、当归、柴胡、郁金等,功效是健脾开胃、疏肝理气,专门治疗肝病恢复期,肝功能已经恢复正常而消化机能未完全恢复时出现的胸胁胀满、纳食不香、身倦乏力。慢性肝病患者伴有胁下隐痛的,可以取芍药花6克,粳米50克,加水熬粥食用,用作辅助治疗。
补气养血助美容
说到养血,自然就要说说美容。
血是人体健康、美丽的基础,血虚的人,大多面色黄或淡白无光、嘴唇色淡、指甲不红润,因此也就很难出现面色红润有光泽的状态。
在中医的养血方中多用白芍,如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中十分出名的四物汤,白芍与熟地黄、当归、川芎配合,用来补血调经。医家李东垣谈及白芍,指出:“损其肝者缓其中,即调血也”,故四物汤用芍药。个人也可在家取熟地12克,白芍9克,当归6克,川芎6克,加红枣3个,水煮1小时,连水带药倒热水瓶中,用来冲泡玫瑰花,当茶饮用,美容养颜。
明代医学著作《医学入门》中记载有三白汤一方,白芍、白术、白茯苓、甘草,水煎温服。这个方子医家是用来治疗伤寒虚烦的,后人发现可以补气益血、美白润肤,用于美容保健。白芍味甘、酸,性微寒,有养血的作用,与白术、茯苓等配合使用,而有美白的效果。平时爱美的姑娘可以直接取芍药花泡茶饮用,用于治疗面部色斑。
养阴益胃效亦佳
芍药的另一个经典方“芍药甘草汤”,用的就是白芍养血敛阴、柔肝止痛、平抑肝阳的功效;甘草补中益气、泻火解毒、缓急止痛的药效。医家评价其方,白芍味酸,得木之气最纯;甘草味甘,得土之气最厚。二药配伍,有酸甘化阴之妙,共奏敛阴养血、缓急止痛之效。医家张洁古曾说:“白芍药、炙甘草,此仲景神品药也。夏月腹痛少加黄芩,恶热腹痛加黄柏,恶寒腹痛加肉桂。”